六语周周练十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ū yǐn kǒnɡ bù
( ) (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爸爸用图钉(dìnɡ dīnɡ)把年画钉(dìnɡ dīnɡ)在了墙上。
2.小明屏(bǐnɡ pínɡ)息凝神地盯着电视屏(bǐnɡ pínɡ)幕,他完全沉浸在精彩的动画节目里了。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洪亮 清脆 拒绝 司空见惯
B.花圃 伟度 测量 地动山摇
C.机遇 灵感 促使 见危知著
(四)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奔跑) B.不以为然(正确)
C.赴汤蹈火(热水) D.过犹不及(及格)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地球停止转动。 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2.玛琪好奇地问:“人怎么能当老师呢?”(改为转述句)
3.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名言警句。
(1)我们要立志做一个品德高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 , 。”面对困难和牺牲,要像于谦在《石灰吟》中所说的那样:“粉骨碎身浑不怕, 。”
(2)爸爸勉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 , 。”老师鼓励我在学习上要做到“青,取之于 ,而青于 。”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 )
2.“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 )
3.《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 ( )
4.《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
二、积少成多。
1.虽 , 矣。为是 与?曰: 也。
2.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 ,此不为 者 而 者 乎?”
三、阅读。
种瓜得豆(节选)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一种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质的基因“搬”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棉铃虫吃了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里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玫瑰。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
此外,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等等。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小朋友可能听说过,心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疑难心脏病的有效方法。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科学家发现猪的心脏跟人的心脏比较相似,可猪的心脏与人体“不和”。于是,科学家把人的某一种基因导入到猪体内,这样转基因猪的心脏就有了一些人的“脾气”,移植到人体后,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目前,这项转基因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中。
1.以下选项中,( )不是短文介绍的内容。(多选)
A.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转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主要运用了 、 、 等说明方法,列举了 、 、 、 等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列举了 的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派上了用场。
3.现实生活中,有人“挺”转基因,有人“反”转基因,谈谈你对转基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