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书画院提高班2009年9月13日金家坝:临帖与创作 董水荣: 今天,李老师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有关临帖与创作的关系,在临帖中怎么把所得到的东西用到创作中去。我先讲讲,我记得李老师五年前,到福建长汀讲课,临帖示范,他那一段时期临写地“二王”法帖讲究笔调及用笔方法,我记忆最深的是找准发力点。现在注重笔意的表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临帖要求不一样,可见临帖有比较强的目的性。对于书法的临帖王义军可称为高手,王义军临帖追求一个字“准”,注重黑白之间的空间对比,临写的速度非常慢,他的临帖是很忠实的,是一种基本的体现,但王义军临帖与书法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也可以看张旭光老师的临帖方式,我记得九十年代初他在出版的光盘上,临的是《兰亭序》,二零零二年之后风格突变。根据他自己所说在非典期间,临《圣教序》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觉。也就是说在临帖中找到了创作的力量。稍后我们看他的临十七帖,是写意的,最近我看到他临的《圣教序》非常的细致,非常重视与原帖的风格统一和贴近。甚至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三位老师的书法临帖与创作的的关系都不相同,客观上说创作上路子更宽一点的是李老师。怎样从书法的临帖过渡到创作中来?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对于我们书法提高班的人来说亦是如此。 从我的阅读经历中看到有关临帖与创作关系的比较多,比较深刻是朱以散先生的理论,精致而细微的临习古帖,怀着崇敬的心情临摹法帖。从单字精临,再到一行,把行单独拎出来临摹,后来可以到二行到成篇的临。然后是背临,甚至可以用集字进行创作。这种在理论上看上去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未必行的通,这种困惑每个人都会存在。因为在创作时,我们会遇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字是字帖里没有的,我们可以用部首拼写方法,但与创作的要求还是相去甚远。创作与临摹之间的转变,难于上青天。 我觉得我们可以横向取法,横向取法并不丢人。王忠勇从现代的白焦的书法中得到启发;李老师书法的不断的变化也是从近现代名家那里得到启示,又从近现代林散,到现在对于右任的推崇。不断的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书风。所以说向当代的人取法是可行的。对于临帖,在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都很有想法,像成上:追求雅的气息,有点像元代人的气息。吕秀华临帖很深入,怎样带着要求进
入临帖的过程中。
我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也是从李老师那里上手的,我还从章法布局的方面考虑的比较多一些。现在学习书法我两眼看,一边看李老师,一边看以颜真卿的行书为主。前一次的大家对于我书法作品的批评,有些地方我可以用到上去。对于书法的理解,有很多东西是在对古帖的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临帖与创作中我个人认为二点最重要,一是用横向取法带动对古帖的理解,二是字形、字法是最初创作的最重要的元素,往后可一步步的深入。 徐成上:
我记得李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临帖忘我,创作有我”。临帖用古人好的书写习惯来纠正自己的书写的不良的习惯,创作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有的书法风格。我自己写字一直很快,我正在尝试调整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创作的到不到位在一线之间”,
今天吕秀华的创作的作品给人感觉显得有点零乱。何方晴的创作的作品感觉要注意水墨的搭配,注意墨色的变化,可以掺入中国画的创作
的方法。书写时注意调整用笔的速度,同时临帖要注意版本的选择。
我以前临帖先写《大观帖》,现在比较喜欢临习《淳化阁》帖,《书谱》
写得到位,可以把草书的的基础打好,可以运用《书谱》作为桥梁学
习草书,从而可以自然的过渡到王右军行书的学习。 吕秀华:
感觉临帖与书法创作很难统一运用在一起,我最近在
学习张旭光的东西。其实古人也在横向取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不
以为丑。王右军那个时代书法都写的很好,他们之间避免不了横向的
取法。创作中吸收当代的比较好的东西,包括书法作品的形式也可以
学习。
临帖很长时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我感觉到越是深入,感觉越
是离古帖越是遥远。临帖对于我们来说是要相伴一生的。现在临帖取
其精彩的部分可以多写几遍,临帖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自己到底需要
什么? 董水荣: 借鉴时人的形式,倘若王羲之活在现在,我们会通过网络学习,登门拜访,我们可以又快又好的把他学像。
吕秀华:
学习书法频繁的更换法帖很不好,现在看到顾宇驰的
小草突飞猛进,对于我们很有学习的必要。请顾宇驰谈一下学习小行
草的感受。
顾宇驰 在临习《书谱》的过程中感觉其中微妙的技法的表现
还是有很多的。原来开始学习草书是注重草法的认识和记忆,现在从
集字中找到了一点感觉。 吕秀华: 顾宇驰的小草草法还是可以的,整体的章法上还是要
注意一下,荣宝斋出版社出的草书集字字帖对于草书的创作很好。钱
玉清学习古人的作品,按照古人的作品的章法、布局等全部学习过来,
书法与美术是相通的,国画中的墨法可以运用到书法中来。尽量尝试
使用宣纸创作一下,熟悉一下宣纸书写的感觉。
顾宇驰:
李老师之前和我们说过,临帖时可以不看释文,临习
《书谱》的量一定要大。 董水荣: 学习草书草法解决了,可以使草书更加随心所欲的书
写,然后注重点画的精到,最后调整书法作品的形式、章法等即可以
过渡到创作中来 。
钱娟英: 我们现在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创作的时候非常痛苦。这中间要寻求一种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