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主张对联写得要有挪让,可走成的如:“花,犹”每个字都可以走成线条。此对联有夸张意识但程度不够。如香字,花字写草书,纵势硬佳,留字要通气 小玲的书谱不够老辣,单字要强化,怎么才能把对联艺术化 林花芳草联,是帖学的一路,线条中要增加铺毫的感觉,对联要有风格取向,内容也要有选择,而且要选择好。定位好要写什么书体。也就是对书法雏形的理解。 此联有行有草,有开合,但开合挪位不够“林”写行书,其它的草书,与“人意”二字呼应。感觉对不上 杨建荣: 对联写大字,突然写大字,压不住形,点用得较草率。搭接的地方要多考虑。应该大胆随意些,该细心小心的也要小心 徐成上: “人意”二字太虚了,针对有什么不足,再从中有选择的取帖,少啥补啥。《温泉名》节奏感有,但感觉较单一,要情绪中加以节奏的变化 吕秀华: 对联感觉在写单一的字,字与字之间不连贯,没有关系,上下联要考虑,枯湿的对比,何处可用,都要考虑,“意”字拐展大写,不好。 李老师: 临帖应该通篇体悟,尝试用意临去写温泉名,或直接写释文,揉合成自己的创作方向,从帖中突破出来,在有形和无形的状态中化为自己的东西 董水荣: 写对联用横幅的写法。其气势很重要,个别结字不美观。如芳字等。“人意”二字好上联与下联的笔画要呼应。“香”变形夸张过了点。温泉名,写得有感觉,有鲁公的东西,黄鲁直是否从中取法。个别的笔法如“可”等都是自己的。书谱,用不二力气,要拿问题去临帖,可以较快尝到东西。对比度可以更强烈,比如更细,涨墨等。行距太等,否则更自然。
钱娟英:
用笔的手腕相当活,东南作品,字距离等了点,变化要大胆。学什么要从中取得什么?值得我们去思考?要从中这到东西。学,临,创会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临帖中要有针对性 顾宇驰: “初闻”初为错字,雷字写得太呆,结构太散,“皆”楷化了无古意“胜”胜应该为繁体字,天写得雷同,有些字可以加篆意 李老师: 初闻,线条太弯,对汉简和碑未吃透。有些线条平铺划过。“天”字可用篆意,显得有些碎。 应该描还是应该搭。“长”字变化得不够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