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开源方为根本之道。
在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潮流面前,任何技术层面的壁垒都犹如螳螂挡车,难以长久维系。闭关锁国的策略显然不合时宜。要知道,即便OpenAI不开源,也终究难以阻挡被超越的命运。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究竟要如何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呢?其实,唯有将价值沉淀于团队成员身上,促使同行之人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成长,不断积累认知,进而形成富有创新活力的组织与文化。
单纯与他人拉开距离,这称不上真正的“护城河”。唯有自己被别人跑得更快,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这样想是不是让人感觉竞争格外激励(卷)呢?
其二,过去的中国大多数企业,往往习惯于等待他人的科技创新成果,如同守株待兔般等待摩尔定律发挥作用,坚信每隔18个月,必定会出现更优秀的硬件和软件,然后拿过来做应用开发并实现盈利。这本质是一种跟随、模仿的策略,处于从1到100的阶段,而非从0到1的创新创造。
梁文峰认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应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贡献者的角色,而不应只是一味地跟随、坐地搭便车。而这也正是Depseek的初衷所在。它不盲目跟风,而是勇于探索技术前沿,致力于推动整个大模型生态的发展。当然,从0到1绝非易事,其难点或许并非是资本的匮乏,而是缺乏坚定的信心以及创新、易创新宜创新的组织和文化。如何凝聚这些高密度、高智商的人才呢?
Deepseek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他们探索出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在Deepseek内部,不存在层级的限制,也不存在部门之间的隔阂,只要成员有创新的想法,每个人对于算力以及人员智力的调动,都不设上限,而且无需审批。如此便能灵活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不过,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相关人员也对该创意和项目感兴趣。梁文峰在此处阐述的观点,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层面,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适配创新需求的呼吁。
其三,顶尖人才在中国实际上是被低估的。相较于几百万的年薪,对这些顶尖人才最具吸引力的,是如何去解决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是追求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由于当前整个社会层面上进行,硬核科技创新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这些罪聪明的人才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Deepkeek目前正在致力于攻克最难的技术难题。所以,它对那些最聪明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最后,梁文峰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亲身感悟……赚钱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如果在不远的将来,整个社会能够让所有致力于硬核创新的人都实现功成名就,那么经过现实的洗礼,社会大众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引导,从而促使硬核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并且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