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兴 发表于 2022-4-13 15:13:35

《中国文学史》

自序中国文学自来无史,有之当自最近二三十年始。这是使我发愿要写一部比较的足以表现出中国文学整个真实的面目与进展的历史的重要原因。这愿发了十余年,积稿也已不少。真实的伟大的名著,还时时在被发见,将来尽有需要改写与增添的可能与必要。(公元1932年6月4日郑振铎与北平) 例言十二、本书的编著,为功非易。十余年来,所耗的时力,直接间接,殆皆在于本书……故本书虽只是比较简单的一部文学史的纲要,却并不是一部草率的成就。 绪论一但文学史之成为“历史”的一个专支,究竟还是近代的事。 最早的“文学史”都是注重于“文学作家”个人的活动的,换一句话,便是专门记载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等的生平与其作品的。 正如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中之写拿破仑一样,他在那里,已不是一个好像神话中的显显赫赫的人物,却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军官。 也如历史之不再以英雄豪杰为中心一样,文学史早已不是“文学巨人”的传记的集合体了。
所以文学史却要仔细地论列到文学作家的生活。伟大的文学作品,本是大作家的最崇高的创造,当然是离不开作家的自身。所以文学史虽不全是作家传纪的集合体,却也不能不着重于作家的自身生活的记述。 所谓“隐逸诗人”云云,他究竟还是人世间的活动的一员。 为了更深切地了解一个作家,我们便不能不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正如我们之欲更深切地了解一部作品,便不能不去研究其作家的生平一样。 由此可知文学虽受时代与人种的深切的影响,其内在的精神却是不朽的,一贯的,无古今之分,无中外之别。最原始的民族与最高贵的作家,其情绪的成就是未必相差得太远的。我们要了解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不能不先了解其文学。 所以,文学乃是人类最崇高的最不朽的情思的产品,也便是人类的最可征信,最能被了解的“活的历史”。 二但中国的语言虽是这样的复杂,文字却是统一的。文字和语言同为传达思想和情绪的东西。 三还有一件事我们不能不注意,那便是史料的辨伪。史料的谨慎的搜辑,在中国文学史的编纂中,因此便成了重要的一个问题。 四“历史 ”的论著为宏伟的巨业,每是集体的创作,但也是常是个人的工作。 五有一个重要的原动力,催促我们的文学向前发张不止的,那便是民间文学的发展。此外,我们的文学也深受外来文学——特别是印度文学——的影响。

阿兴 发表于 2022-4-13 15:13:57

上卷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鸟瞰

所谓古代文学,指的便是中国西晋以前的文学而言。
第一阶段:从殷商到春秋时代。这是一个原始的时代。伟大的著作,只有一部《诗经》。
第二阶段:战国时代。这是散文最发展的时代。
屈原《离骚》、《九章》
第三阶段:从秦的统一到东汉的末叶。这是一个词赋的时代。
第四阶段:从汉建安到西晋之末。这是一个五言诗的伟大时代。抒情诗的创作复活了;同时还复活了哲学的讨论的精神。


《诗经》里,关于农事歌咏是极多的。


始皇帝厉行新政,“书同文字,车同轨”。


第四个时期可以说是五言诗的独霸时代。
隽永沉郁的诗思复在《洛神》、《登楼》诸赋里发见了。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


北部的方言,以流行于北京的所谓“官话”为标准
南部的方言,则极为复杂



但中国的语言虽是这样的复杂,文字却是统一的。
文字和语言同为传达思想和情绪的东西。
所谓文学便是用这种特创的符号记录下或传达出的人类的情思的最伟大的、最崇高的和最美丽的成就。


文字的目的,既在于代表语言
日本的文字,便也是采用了中国字的偏旁而用来代表其语言的。


唯真实的有实物可征的最早的文字,则始于殷商的时代。
石鼓文是籀文的代表。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

第三章 最古的记载

最古的记载,可靠者很少。

第四章 诗经与楚辞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颍达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以恋歌为最多……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


继于《诗经》时代之后的便是所谓“楚辞”的一个时代。


屈原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离骚》虽未必有整饬的条理,虽未必有明晰的层次,却是一句一辞,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各自圆莹可喜,又如春园中的群花,似若散漫而实各在向春光斗妍。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

上古文学,在诗歌一方面,不过有《诗经》与《楚辞》的两个总集,伟大的作家也只有几个人。但在散文一方面,作家却风起泉涌,极一时之盛。

这三派的哲学家,各有其开山祖,儒家为孔丘,道家为李耳,墨家为墨翟。这一时代,恰好也是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西塞罗诸人。


在这些先秦哲学家中,最先出来的是老子。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是积极的。
老子主张无治无为,孔子则主张有为。
墨家之书,存者仅《墨子》一作。

第六章 秦与汉初文学

秦的统一天下是古代史上一件绝大的事故。
秦始皇在政治上虽给中国民族以很大的贡献,在文化上,他却是一个古今无比的罪人。


汉初,诗人绝少。

第七章 辞赋时代


从汉武帝以后到建安时代之前,我们称之为辞赋时代。


汉赋 是体制宏伟的,是光彩辉煌的,但内容却是相当空虚的。

第八章 五言诗的产生


五言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一个大进步。《诗经》中的诗歌,大体是四言的。《楚辞》及楚歌,则为不规则的词句。
无烟是个一出现,便造成建安、正始、太康诸大时代。曹操、曹植、陶潜诸大诗人便也陆续地产生了。诗思消歇的“汉赋时代”逐告终止。

第九章 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史记》不仅仅是一部整理古代文化的学术的要籍,历史的巨作,而且成了文学的名著。
实际上,《史记》的叙写,虽简朴却能活跃动人,能以很少的文句,活跃跃地写出其人物的性格,且笔端常常有情感。
《太史公书》以外的散文著作,以《淮南子》为最著。


后汉的散文,也以历史及论文为主。一为《汉书》,班固著,系模拟司马迁的《史记》;一为《汉纪》,荀悦著,系模拟左丘明的《左传》的。

第十章 建安时代


建安时代是无言诗的成熟时期。
建安七子是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活跃于文坛的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第十一章
魏与西晋的诗人
黄初时代的诗人们——何晏与左延年——嵇康与阮籍——诸葛亮——大康时代诗人们的蜂起——三张两傅——潘岳与陆机、陆云——大诗人左思

第十二章 玄谈与其反响

王充开始了对于古书的怀疑、问难之风。
竹林七贤: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阿兴 发表于 2022-4-13 15:14:50

中卷 中世文学

第十三章 中世文学鸟瞰


中世纪文学开始于晋的南渡,而终止于明正德的时代,其时间凡一千二百余年(317——1521)。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一段的文学的过程是最为伟大,最为繁赜的。古代文学是单纯的本土文学,于辞赋、四五言诗、散文意外,边别无所有了。
这个时代,却是印度文学和中国文学结婚的时代。

民间文学所给予我们许多大作家的影响

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我们的中世纪,却是那样的辉煌绚烂的一个大时代。


在这一千二百年间的中世纪的文学,其历程可分为下列的三个时代:
第一时代,从晋的南渡到唐开元以前。这仍是一个诗和散文的时代。
小说的前影在这时已可见到。这这时代之末,七言诗已成为最流行的诗体。

第二时代从唐开元、天宝到北宋之末叶。印度文学影响。

第三时代,从南宋初年到明正德之末。
所谓“散曲”者出现。
戏剧这一个重要的文体,也在此时出现了。


第二个时代开始于唐帝国的全盛时代。


第三个时代开始于宋、金两朝的南北对峙。
杂剧和戏文在这个时期极为发达。

第十四章 南渡及宋的诗人们


晋的南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也是文学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


陶渊明生于晋末,是六朝最伟大的诗人。
渊明诗虽若随意舒卷,只是萧萧疏疏的几笔,其意境却常是深远无涯。

第十五章 佛教文学的输入


第十六章 新乐府辞

六朝文学有两个伟大的成就,一是佛教文学的输入,二是新乐府辞的产生。
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没有一个时代有六朝那么自由奔放,且又那么清新健全地表现过这样的少年男女们的情绪的。

第十七章 齐梁诗人
永明体诗

第二十二章 北朝的文学

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学

初唐诗坛“四杰”

第二十四章 律诗起来
诗也是同样的,发展到“律诗”的创作的时候,也便是无可再发展的了。

第二十五章 开元天宝时代


吴中四杰: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


最重要的代表:王维、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


高适年过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他虽没有王维、孟浩然的淡远,李白的清丽奔放,却自有一种壮激致密的风度,为王、孟他们所没有的。

第二十六章 杜甫


他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他的诗也因之而有三个不同的作风。
第一期是安禄山乱前(755年前)。这时,他正是壮年,颇有功名之思,很想做一个“致君尧舜上”的重臣,不独要成为一个不朽的诗人而已。

到了第二期,即从安、史乱后到他入受蜀以前(755——759),他的作风却大变了。在这短短的五年间,他身历百苦,流离迁徙,刻不宁息,极人生的不幸,而一般社会所受到的苦难,更较他为尤甚。他的情绪因此整个的转变了。

他在这时代所写的歌咏乱离的诗,仍以写自身所感受的为最多。
但他究竟是一位心胸广大的热情的诗人,不仅对于自己的骨肉,牵肠挂腹地忆念着,且也还推己及人,对于一般苦难的人民,无告的弱者,表现出充分的同情来。

第三期是从他于乾元二年的冬天到成都起,直到他死为止(759——770)。中间虽也曾由蜀播迁出来,但生活究竟很恬静的,工致的,苍劲的,与中年时代的血脉安定,所以这时代的诗写得最多,几要占全集的十分之七八以上。


他是一位真实的伟大的诗人。不惟心胸的阔大,想象的深邃异乎常人,即在诗的艺术一方面,也是最为精工周密,无暇可击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是持着那么慎重的态度来写作的,而他的写作,又是那样的专心一意,“语不惊人死不休”,故所作都是经由千锤百炼而出,而且是屡经改削的。


第二十七章韩愈与白居易
韩愈是一位古文运动的大将,他的诗似不大为所重。
白居易,他是最勤于作诗的人。在他的长久诗人生涯里,所得自然更多。他尝自分其诗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杂律。

第二十八章 古文运动


第二十九章 传奇文的兴起


第三十章李商隐与温庭筠

从韩、白时代以后,便来到了温、李的时代。温、李时代当开起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而终于唐代的灭门(907年),也即相当于论者所谓“晚唐”一个时期。
这时代的代表作家们,无疑是李商隐与温庭筠二人。其余诸作家,除杜牧等若干人外,殆皆依附于他们二人的左右者。五七言诗到了温、李,差不多可辟的境界也已略尽了。

只有两派地作风,是永远地在对峙着,也是永远的给诗人们走不厌的两条大路:一派是白居易领导着的明白易晓,妇孺皆懂的作风;一派便是温、李所提倡着的暧昧朦胧,精微繁缛的作风了。

第三十一章 词的起来


最早的“词”,或追溯到六朝时代的“长短句”。但,“长短句”即在《诗经》里一有之。这里所谓“词”,则是专指唐以后所产生的可歌的新声而言……
唐末大诗人温庭筠是初期词坛上的第一位大作家。他的词,和他的诗一样,也是若明若眛,若轻若纱的笼罩,若薄暮初明时候的朦胧的。

第三十二章 五代文学

所谓五代文学指的是:从朱温的 即皇帝位(907)到南唐的被宋所灭(974)的六十余年间的文学。

五代的文坛,以新体的诗,所谓“词”者为主体。

第三十三章 变文的出现


就汉文的写本而言,意识近代的最大的发见。
研究中国任何学问的人们,殆无不要向敦煌宝库里做一番窥探的功夫,特别是关于文学一方面。


但敦煌写本里的最伟大的 珍宝,还不是这些叙事歌曲以及民间杂曲,等等。它的真实的宝藏乃是所谓“变文”者是。“变文”的发现,在我们的文学史上乃是最大的消息之一。
“变文”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新发现的很重要的文体。虽已有了千年以上的寿命,却被掩埋在西陲斗室里,已久为世人所忘记。——虽然其精灵是蜕化在诸宫调、宝卷、弹词等里,并不曾一日灭亡过。原来“变文“的意义,和”演义“是差不多的。就是说,把古典的故事以感动群众的。“变文”和“变相”在唐代都极为流行。
期初,变文只是专门讲唱佛经里的故事。但很快的便为文人们锁采取,用来讲唱民间传说的故事。


“变文”之存于今者,就已发现者而言,已有四十余种。现尝陆续在出现。她不仅是敦煌写本里最重要的东西,也将是敦煌写本里除佛经外,最常见的东西了。

第三十四章西昆题及其反动


但自欧阳修、梅尧臣诸人起,“西昆体”方才不扫而自空。真实的伟大的诗才,正如红日的东升似的……与欧、梅同时者,更有苏舜钦、石延年、邵雍、王安石诸人。稍后,则苏轼挺生于西蜀,尤为承前启后的一个大师。




阿兴 发表于 2022-5-13 20:41:13

《中国文学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