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气与日历 繁体中文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微信帐号登录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教育 书法 文学
查看: 205|回复: 0

2010年11月14号吴江书画院提高班大PK之徐成上VS朱小玲(文字)

[复制链接]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2140

主题

2470

回帖

2万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24268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4-25 17:27:10|字数: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李老师:
作品者谈谈自己的创作及临帖的心得!成上先来!

徐成上:
写的内容为临帖的为主,各种书体都写了一下。临帖的元素要用在创作中还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创作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以后要多花一点时间在创作上面。首次尝试大草的书写,希望各位同学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吕秀华:成上书写的感觉很好,艺术的感知力很不错,像那幅似篆似隶的作品。写的大了,又写的很细,感觉上有点轻飘,展大的书写细线条会让人感觉线条很轻。
        临大观帖:临的很有感觉,气息很好。
       手卷:行距太平,墨色变化不够。整体的字也很平,如:,太飘了、有些字的字形像似,大小穿插的不够。
        临赵:写的比较清雅!
        临小草千文:临写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写的比较灵动。
        楷书:我自己也害怕写楷书,楷书的结构好,对于其他的书体也很有帮助。
        大草:行距不够,同时连贯性也不够,用墨的层次也不够。
        小楷:前面厚一点,后面写的比较灵动一点。楷书写的比较活,书写的功力好。
        大篆(临):抖动的线条太过了,有点假装沧桑的感觉。线条写的丰富一点固然好,自然变现出来就可以了,装出来的老道不自然。

董水荣:
成上属于全能型的选手,书法家里面几种书体都写的很好的那是相当的专业的了,
对于书法很有思想。在书写行草是作者很会思考,如:字的摆动等等。写字过于依
赖才情,写出的字比较小气。行楷的字有些抖动,落俗了。书法家在成为书法家之
后后面的才情非常重要,成上有这种才情。感觉在传统中我们可以走的更远。一般
的书写者在临写《书谱》时很注重对于字形的把握,而成上抓住了《书谱》的本质。
展览比赛不能使行距写的太平,评委见惯了跌宕的排布。
        楷书:基本功很好,如果加些情趣的东西更佳。
        临小草千文:原本为大小相同,在古代他是一本教材,作者书写的蛮有味道的。

张作发:
总觉得成上的字有点怪怪的,行草书都是一种笔调,字该立起来的就要立起来,看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耐看。
顾宇驰:
成上在楷书的基础上再将行草发展起来的路子是正的。帛书掺到作品中还是蛮高古的。创作的行草书进步有点慢,未能变现出以前的水准。
        楷书:提按顿挫要表现得精到一些,写的一般。书写的速度太快,起收笔注意精到,结构方面同样要注意。
         临赵:有些地方的细线条太多了,有点太绕了。
         大草:写的感觉和线条蛮好的,有于右任的感觉。连连断断,下笔轻松。
         大篆(创):写的不错,蛮浪漫的。

李宗洪:
我欣赏成上大草敢于尝试的精神。
        手卷:前面也说过,太匀,行距、字距同样的。
        临赵:有兰亭的笔法,空中切下的动作太过于雷同。润、秀表现的不错,偶尔也可以掺一些厚重的东西,该连带还是要连带,后面的尾部显得太平淡。
        临小草千文:原帖太有高度了,要有一定的心路历程方可化于笔端,青年时学习于右任还是不易学好的。我感觉牵丝该表现出来的就要表现出来。我们写一种书体不是为了写这一种书体,要把一种书法的风格或者趣味写到极致。如果一会写赵、一会写于有点怪怪的。
临大观帖:有些字太飘,没有沉进去,连带太过牵强不够自然。书写的风格要么选精致一路,要么选小草千文一路。建议写精致的一路,如:手卷中没有亮点,块面,以上给成上提个参考。

李老师:
多数人讲的比较好,说明大家互相比较关注。写的比较丰富,取法比较广泛,这个阶段多做尝试不是什么坏事。尝试后才可以确定以后自己的方向。写书法有时还是要喝一点酒的,但是成上喝多了就睡着了,我们要明白自己要能喝多少酒,要喝几度的酒,喝酒也要讲究一个度。书法同样也要讲究一个度。
           书法原来固有的一种书写状态不易感知并且使其保留下来,容易丢失,上次南吴门书法展的那幅作品有淳化阁帖的风神。后来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今天的作品里面都没有达到到上次这件作品的水准,太随意了。大感觉看看蛮好的,要做到细看要让人回味。大处与小处的一种和谐的融合。
      
临赵:细节虽努力去做,但尚未表现到位,越往深入写,越觉得深度不足。
       临小草千文:成上写小草千字文不赞同,但是还是写的蛮轻松地。包括现在整个的书写的状态,字形长的比较多,字形长了就古气不足。要么拉长了是为了寻找黄金分割点?取法要更多的参考古人,字形拉长是唐以后的产物,还是把它取舍掉。
       临万岁通天帖:很多缠绕是多余的,好像是在跳杠杆舞,不是打太极,反而写的复杂了。你完全可以达到那种水平,当你迷恋于技法的表现时反而不佳,有时有点过于自信。
创作:行距的聚散,小草千文的沉着,不激不厉未能表现出来,或者说你没有对自己创作风格的定位准确。
大篆(创):写的非常轻松。创作时做怎样的取舍,你自己要做一个深入的思考。

朱小玲:
朱小玲:
上次看到成上的演示感觉很精彩,小篆不写一个月就生疏了,要时常练习的。《温泉铭》感觉写不出感觉,结构有点松。手卷参照小楷《灵飞经》的内容来写的。

吕秀华:
玲很有才情的,手很活。今年的进步很大,以前写的状如算子。我们做人实在,写字还是要写的灵活一点。
        手卷:上周带来的手卷写的还是很平的,后来看了扇面展后感觉就不一样了。手卷偏向行书带些草书。结字很漂亮,吸收了章草的笔法,大开大合。突然高出的两块有点突兀,不一定要顶格写的,字墨色的层次未表现出来。小玲写手卷很有感觉。
上面的几张写的有点飘,起笔有点俗。
孤山:写的比较清雅,写的不到位。
小篆:在班上还是写的最见功力的一个,写的很静也比较圆转,对称性要加强。
楷书:写的蛮好的,小玲早期写的欧体的后来改写褚体。写的比较轻松,欧中宫收紧,褚字飘逸。作品显得生硬,漂亮有余而偏于生硬,还要用功。
临温泉铭:写《温泉铭》能得到很多东西,有些线条有些薄。
临圣教:行书中比较难写的一个,也是比较难深入的一个帖。字形有了,但还不够干脆。

钱娟英:
从小玲作品来看,大家都会也必须要尽力这个过程。很多东西要相互融会贯通后才可以写的更有感觉。今天看的《温泉铭》好像没有以前的好。
        长卷:以前小玲的创作都是苦心经营,但整体风神不佳,感觉小玲的腕比较活。巧桌拙相生,字内留空比较大胆。
        小篆:线条写的安静,虚实相生,字形漂亮令我望尘莫及。
         楷书:写的实了一点。
         圣教:是以前练习书法的课本,要理解的去写。小玲是带理解去写的。

何方晴:
看小玲的小篆感觉眼前一亮,小玲适合写工整一路的,我很难做到,很佩服。
         楷书:练得时间不长,上手很快,适合她。细节方面要推敲,写的比较好,捺脚要注意,有些太过了。细节方面不够肯定,相信练得久了,下手会更准的。
         手卷:准备充分,写的很好。小玲以前写的字距行距比较等,每个字都很精美,但是整体不能打动评委,我个人感觉。用笔要注意轻重对比,型的方面要加重一些,如果留空空间感会更好。
         温泉铭、圣教序:用光的一面写有点滑,现在纸上有点留不住线条未入纸。

徐成上:
写的非常秀丽漂亮,下笔果敢,创作比临帖更活一点。《圣教序》难写,容易写的
刻板,小玲写的还是蛮活的,后面的章法上面有点闷。写《圣教序》要写的精,写
的时候可以参考王羲之其他的墨迹,墨迹毕竟和碑刻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远宦
帖、包括线条的感觉。
温泉铭:写的蛮好的,有些地方有点啰嗦。
孤山:通篇显得有点轻。
手卷:有两行写的出界了,还是不要出界,行草书是书写心情的。
楷书:用的字张不易留住笔,远看有点大大小小的,不协调。可以打点格子,临帖还是要规矩一点写。
小篆:写的到位,见功力。用墨太焦了也不好。精到的字用磨得墨比较好,线条看上去更柔和。

董水荣:
《圣教序》难写,但是张旭光还是把它写成了大字,他有本临的《圣教序》领的很精致。小玲的《圣教序》是带创作的,其中有《温泉铭》的笔调,《温泉铭》更加爽健,王字更加温润含蓄。
楷书:褚楷很注重起笔,我也喜欢褚的楷书《雁塔圣教序》,很安静。小玲把我的比较好,有些笔调还是比较松垮。纸头的颜色不能太亮,要把字突出来,把安静的气息表现出来。
小篆:与个人的心性有关,网上展示出来,别人还以为是吴江另外一位老书法家写的,小玲写的不错。
手卷:有飞跃,章法与结字的飞跃。挪让空间很有意思的去做,做的比较轻松。
上面的作品字形有点偏长,可以压一下会更加古朴一点。

李宗洪:
首先才情是有的,可以跻身全国一流女书法家的行列。手卷小玲给我们一个惊喜,会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是其表现出来的感觉。
            《温泉铭》虽然好,写的多了会有点,要往更加沉下去,不能太过于依赖《温泉铭》,要往上面走。《圣教序》要沉下去,用《温泉铭》的感觉写有点飘。楷书的字形可以更加古一点写的灵动与沉着同时存在。创作感觉有点飘,建议小玲往上追,有些字形写的久了会进死胡同。

李老师:
从小玲写《温泉铭》、铁线篆、楷书等书体也好,各个书体都在探索和追求。在群体中间可以共同启发,但是不能相互附和。创作上不能和成上一曲同工,一曲同工的曲子不一定就是很好妙。别人的东西可以吸收,不能全盘照搬,要带思考的引入。不断思考,不断悟化。书写时选用纸张是要注意纸张的质量,粉芊更易表现笔法。
        手卷:小玲这段时间有了质的飞跃,走出去看看还是有必要的。要活学活用。把别人对于书法理解的东西转化为我的东西。对于结字空间的认识加强了。内外结构的字,内部的部首都靠下,一旦形成模式就要打破。一个字有很多写法,对于字形的储存是有必要的,必须要有这个过程。手卷书写不能过头,不能太逼边。边角留小一点边区别于其他人,建议上下各裁2.5CM,一段一段的用小楷提跋一下,如果小楷写的可以的话。
        孤山:怎样把它写活,怎样把它的气连起来,无形的线办不到可以用有形的线连起来,有形无形都可以的。里面的心要写的规范,《二谢帖》里面有这个字形的,如果没有记错。
        楷书:用卡纸写的,写的褚《雁塔圣教》,这个比《阴符经》要难度更大。但是写褚《雁塔圣教》还是很有必要的。临写的结构有点松散,用笔还是可以的,卡纸能使点划表现的更到位。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越嘉艺术网免责声明
帖子,如有侵权,烦请申请删帖,也可留言,随即删除。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9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嘉艺术网 ( 苏ICP备2022013055号-1 )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00号

GMT+8, 2024-6-17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