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气与日历 繁体中文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微信帐号登录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教育 书法 文学
查看: 189|回复: 0

2010年吴江书画院提高班大PK开始(杨建荣VS顾宇驰)(文字)

[复制链接]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2140

主题

2470

回帖

2万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24268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4-25 17:25:55|字数:2,26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顾宇驰自述:
行草字叙帖、楷书
行草结合,节奏方面,隶书方面,原先裹锋,现在自然一点,铺毫草书墨色的感觉,大胆、放松。
吕秀华点评:
隶书:有进步、方正,吸收鲜玗璜。张迁一路,较以前长腿有所收敛,作品整体摆布、布局、落款太大,印章太随意,结字有问题。
可以习惯性动作,太等。楷:学褚字,笔法不到位,捺脚不到位,精到上不到位,空中蓄势的动作不够,转择不够,太露不含蓄,弹性一面。
草:较用功,行行草草雨加雪稍有些章草笔法有的地方过于啰嗦,方圆结合,行书后突出楷书不太协调,缠绕过多,不够精到。
      落款部分可以用小楷跋一下,求变,行距变化太突兀、太匀。印:太实,白文要进一步临汉印,基本的东西还是要先掌握。
    草书凝碧条幅墨色变化好,但连续的缠绕,没有写出大草的感觉,还是以小行草的感觉在写,生硬,不够简。
    “道可道隶书和前一期的感觉相近,协调性还要加强,不自然,突兀,另外是比较实。
徐成上:
隶书随意较满,空间处理过分的程式化,整幅没有一个重点,没有抓住眼球的地方和亮点。正书也有微变。
草书凝碧过于缠绕,细的多,简的不多,过于繁,有些笔画可以简练一点。
    行草不太连贯,不够干脆利落,行草结合的形式要表现出节奏的变化,心情的变化,更应该自然一点。
     “道可道是结合简帛的感觉,但像的横划太程式化,几个字没有处理好,然而简帛有的笔画爽健,很有爆发力。
楷书阴符经,笔力不够,弱,整体分量不够,偏轻。
小楷先安静再追求动的东西,要先静到极致,再动态,点画不到位,静的少了。
行草不太连贯,不够干脆利落,行草结合的形式要表现出节奏的变化,心情的变化,更应该自然一点。
杨建荣:
隶书太实,气势还行,搭接的地方太实,墨色变化不够,要微变。
小草书行楷草在一起,谋篇布局,呼应不够,后一段大胆的感觉好,打列了,但和前面的过渡不自然。
凝碧草书墨色的变化太过于程式化,没有用大字草书感觉去写,线条细的还没有虚实的变化,抽象的东西可以再加强。
临圣教序,看功夫是花了不少,但生硬,不够熟练。
小楷,我觉得墨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淡,感觉不容易写好。
阴符经:太小心了,爽健的一面没有写出来。
印:总体的感觉还是太实。要虚化一些东西。
顾:
如果追求简呢,气断了,如果求缠绕的东西呢,又太繁了,我个人觉得还是先繁再简。追求节奏感。
李老师:
小行草相融,可以看出对圣教的书写不够,单一个字的尖锋太多,厚的东西不够,过渡太过于突然,字与字之间穿插,行、草的段落太明显,线条比较以前更柔了,但点线太碎,考虑把线写圆,不能太扁。还有手下的灵动性
楷书:阴符经,笔调太雷同,变化不够,有的横画太长,弧度太长。
小楷,程式化,横画还有微变。
隶书:少了一种灵气,横线叠加已少了变化,匀,闷、整篇幅表达的信息不够明显,需要加强整体的考虑,融合要表达的东西,这种度也不够,纯粹度也不够,艺术表现性,还有深度。整体还没有打开,不老道,笔头没有聚散。
可以写得更活一点
对相同的笔画的处理的敏感度也要加强
凝碧条幅有进步,然刚柔如何揉合,用笔不够练达,一味的手法,太单一,没有丰富的笔调表现出来,线条的粗细,块面空间的变化不够。
隶书还是进步缓慢,始终以方扁为美,当中一些字太长,程式化的东西多了如字等。这类字的装饰性太强,没有艺术感。
杨建荣自述:
为展览所累,为了手卷展,写了一些草书,这一段时间篆隶的东西写得太少了点,草书也没有什么进步,小楷方面,通过李老师的指导,稍有进步,觉得主要是虚化,凝练的感觉。主要是临钟的《宣示表》自己认为还是有些进步的,楷书要写好,不容易,书法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能一下写好。
徐成上:
小楷比较饱满,宽博和魏晋的风格相近,单个的线条再凝练一点,爽健一点会更好,捺画容易写尖,失控,个别的笔画太弱,竖行距离感不舒服,太空,章法上的安排不自然。
初月帖,不错,我看了网络上放大的图片,觉得他翻转的动作很多,你写得太快,容易失去厚重感。
孔子庙堂小楷,没有静穆的感觉,个别的字形差距太大
宣示表要以稳重的感觉来写。
顾:
整体感觉太平了,穿插错落不够,过渡不够自然,横势不够。初月细微的动作好,笔法也熟练。册页精线条用得可以更多点。
张环红:
虚实对比好,流动感觉强,块面的感觉可以再多点。
吕:
字型很美,力度不够,挺拔度不够,动作太单一,势也单,过于强调圆融,微妙的变化不够。
墓志铭比楷书创作好,有些地方习惯性的动作多了一点,临帖和创作结合不够。
孔子庙堂碑太生硬,没有写出它的感觉,端庄,干净的感觉没有写出来,没有摆脱一些程式代的习惯,这和平往写多楷书有关的。
宣示表清秀没有了,厚重丰腴不够。
草书老道,符号用得好,然全部用就太单一了,扇面太挤,太闷。
册页落款差了一点,太满了,可以上下穿插一下,小楷落款字大了点,太挤
李老师:
表现细线,重的线条不过关,抹的感觉不好,草书圆和方势的处理要加强,整体圆势多了点
细线的质量可以更高一点,线条的绵远不够,太碎,小的动作转得还不够自然而然到位。我们应该要表现的小动作还是要表现出来。
楷书的气息还好,在这方面可以多多训练。行草书的一些生涩的东西要表现出来
册页,粗线不过关,抹画多了,表现生涩的感觉要强化一点。
张环红:
甜的多了点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越嘉艺术网免责声明
帖子,如有侵权,烦请申请删帖,也可留言,随即删除。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9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嘉艺术网 ( 苏ICP备2022013055号-1 )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00号

GMT+8, 2024-6-17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