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气与日历 繁体中文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微信帐号登录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教育 书法 文学
查看: 192|回复: 0

2010年12月5号吴江书画院提高班大PK之钱惠子VS王涛远(文字)

[复制链接]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2140

主题

2470

回帖

2万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24268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4-25 17:58:03|字数:2,27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董水荣:
这周是两位青年的PK,两位青年介绍一下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

钱惠子:
一直在写《石门颂》,隶书写好写大篆会更加易上手;楷书写的不多,以后要多写一点。

徐昶:
《石门颂》笔未送到位,原帖没有这种雁尾,收笔太毛糙;大篆浑厚不足,用小篆的笔意写的;《阴符经》个别字型不准。

顾宇驰:
写的书体比较丰富,以后打算考书法院校;线条比较到位,但有的线条还要注意;大篆有的结构比较松。《张迁碑》里面字型写的未到位;《石鼓文》未写到位。

吕秀华:
临石鼓文:感觉收笔有加重的感觉,收笔不干脆,因为纸张的关系墨色表达不出来。临散氏盘:写的不久还是有点生,原帖方势为主,要注意字的位置,不要写的很对齐,不能写的很板。
     隶书联:雁尾飞的不好,笔送的不到位,精诚联第三字要商榷。
     临石门颂:雁尾质量不高,没有完全送出去。雁尾重叠,原帖很注意字之空间的布局、摆放的姿态,;要再有限的时间里面专攻一本字帖。以前我也贪得很多,某段时间对临帖的感觉好的话,那就马上追上去。
     临阴符经:粗细对比要注意,相信以后会写的更好。
     临张迁碑:铺豪不足,雁尾还要进一步加强,主要是雁尾,还是要专攻一帖。

钱娟英:
和其他人的看法差不多,隶书的雁尾还要多多练习。专心临一本帖,要抓住一本字帖,最后再创作;还要多练习在生宣上面的书写,这对于以后考书法专业院校的帮助还是蛮大的。

董水荣:    首次集中看钱惠子的作品,线条的质量还是蛮好的;徐昶和你差不多时间学习书法,但其比较用功,线条会更加好一点。
     临吴昌硕石鼓文:形体略差,线条还可以。
     临散氏盘:线条还要写的润一点。
     隶书对联:感觉上有点头重脚轻,;作为竖式作品来写,要将作品的形式感也要同时放在做品里面,的飞脚不到位;《石门颂》可以向班里面写的好的人学习一下,如:徐成上、顾宇驰等,避免走弯路。年龄不是距离。
     临阴符经:偏粗糙,用笔不到位,还要再精细下去;对字帖的观察,也可以用笨法----双钩把字钩下来,可以精准的发现自己的的问题。也可用干净的笔沾清水在字帖上面书写,然后再对临会精细很多。临张迁碑比其它的要好一点。

李老师:
钱惠子这个年龄对于书法能够把握到成这样已经是不易的事情了,下笔有一种天性这是蛮可贵的;现在是有方向、有目的的学习,书法院校的本科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你现在的水平和突击几个月考上书法班的同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多用生宣写写,熟悉一下生宣书写的感觉。行草书再过度一下,关键是提高班也有这样的一个氛围,互相帮助,有时帮助别人时对自己帮助也蛮大的。

王涛远:
上周末写作品时,现在每天书写半小时左右。原来想先打个草稿,再重新书写一遍。
作品不是很成熟,枯笔是图出来的;右边一幅小的感觉蛮好的,想先打个草稿再写的,但是后来因为骨折只能这样了。

钱娟英:      王涛远比我们晚一点进入提高班的小同学,和徐婧仪号称金童玉女。现在的学生每天挤出时间来写书法也不容易。篆书线质不算高,厚度还是有的,墨色有枯有润,但还是不够大胆。临鲜于璜:字型偏方,枯笔的线条质量不高,浮在纸上的;可以临的大胆一些,字型还是蛮有趣味的;一张写的墨色较匀,看到有感觉的时候再去写收获会更好。隶书创作:写的太匀,章法要注意;用墨匀的地方比较多,感觉进步不是很大;

顾宇驰:     《鲜于璜》追求古朴,线条裹锋没有裹住,锋都散开了;结构方面有问题,章法要错落有致,临今人的作品不如临古人的作品;也可以拿集联的作品写成一幅作品,意临出意趣来。隶书不自然的扭曲、抖动不好,过分的夸张结构有点怪异。临帖还是要融入创作中,落款可以用上手的书体。

徐成上:     作品可以看出自己的心情,好像有点记性不够;隶书书写时的心态要放松一点,钱惠子
相比写的比较轻松,你感觉不再状态上面。小字要写的精一点,大字要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鲜于璜》用笔方整,书写未能抓住该碑的特征,要思考那个地方体现出它的美。隶书古诗:笔画有点闷,整体上不和谐。篆书:感觉是临清人的东西,大篆有点像装饰性的文字,可以参考学习一下刘彦湖的作品。临帖要让自己放松,先专心后才能放松。心静如止水才能写出干净的字来。

杨建荣:     前一阶段看王涛远写字不是这样的,以隶书的理解不会写出这样的感觉。涛远,你退步了!! 
可能学习比较紧张。好多笔画写的比较幼稚。南吴门展览上面的作品还是写出了书法的意趣及线条质感;现在感觉是实在是平平又平平,还是要多多临帖。

吕秀华:      现在感觉有点丢失了书法的灵性,找不到方向,有李老师和这么多的同道。抄写素材就不是很好的素材,写的有点僵化了,可能我说重了;大篆书写有点程式化了,大篆的美不能够正确的表现出来;古诗隶书临的范本不是很好,有点美术字的样子,要找准方向,这样发展下去会坠入魔道。《鲜于璜》里面有方整的东西,有点失型,结构丢了,是风化成样的,要注意鉴别;多看同道的作品,包括当代写的好的好的同样要重视学习。原来的灵性很闪光的。

李老师:     原来王涛远学半天就可以达到大家学一天的效果,原来写的无拘无束,现在有想法了。篆隶书尽量不取清人的,可以取法秦汉及优秀书家的经验,而不是他们的风格,从吴昌硕、萧退庵等的作品上面同样可以感受秦汉的之风。书写的感觉现在没有了,状态有点迷茫,相信会找回书写的感觉的。总体上来说《鲜于璜》的感觉会好一点。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越嘉艺术网免责声明
帖子,如有侵权,烦请申请删帖,也可留言,随即删除。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9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嘉艺术网 ( 苏ICP备2022013055号-1 )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00号

GMT+8, 2024-6-17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