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气与日历 繁体中文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微信帐号登录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教育 书法 文学
查看: 189|回复: 0

2010年12月12号吴江书画院提高班大PK之朱洪海VS张志刚(文字)

[复制链接]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2140

主题

2470

回帖

2万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24268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4-25 17:58:35|字数: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朱洪海:
这些都是平时写的作业,一直在写小楷。前几天吴继宏老师说小楷要用草书来养,后来就写了《书谱》、《出师颂》。楷书原来写唐楷,想往上面再走一步谢谢王献之<十三行>、钟繇小楷。创作按照洪厚甜的感觉进行创作的,感觉写小行草不易写好,笔锋调不起来、节奏也有问题;还有小楷,如果停下来一会儿就会找不到书写的感觉。

许建刚:     自己也没有怎么写这方面的,行草也看不出来,只能以自己原来的感觉来说一下。小楷变化不够,笔调不能单一不变。

高纲领:
     朱老师写的《书谱》拉的线条、还有技法上面还是要锤炼一下。如:的折法的表现。全篇显得很平没有突出的部分。

金彪:      小楷是要体现精致感觉,否者就没有看头。起收笔方面很重要,徐成上对小楷的学习值得我们学习。练习小楷是如果练到一个字写的没有感觉就停下来,书写的调子没有掌握好就就写不好。情愿书写个别精彩的地方,哪怕是20个字,不断地锤炼这样对通篇的学习也有好处。作者写的小楷感觉写的太粗!
     学习的方法、思考的东西又是要改变一下,或者是工具的选择方面要求要更高一点;纸笔都要讲究用磨的墨会写的更加润一点。小楷收笔不到位,就不会有味道;结构加用笔是第一关,小楷的确是挺考验人的。

张作发:     要有粗细的变化,《书谱》写的不够精致;散了章法没有,有些行的气息没有;临帖要进入状态,关键是对气息、感觉的把握,八大山人的建议先放放!
     小楷写的大大小小蛮好的,这种感觉放到临帖里面去,是不失法度的临写。怎样把两种的状态互换一下。
     章草要写的厚重一点,它与今草还是有区别的,比今草要厚重,不能用今草的笔法表现章草!

顾宇驰:     临大观帖临的有点小,感觉没有打开。小了以后手腕的动作不能表现出来。整体没有变化,该用笔腹就用笔腹-----要压下去,要写出韵味。小楷还是要写的精到!!
     临兰亭:有楷书的味道,行书要有的线条过渡,甚至可以有连带。
     临洛神赋:临的比创作的感觉好,觉得还是要多临帖为主。可以用临帖的感觉来创作(一种碑帖的感觉)。邢宗仁也是写钟繇小楷入展两次后来加入中国书协的。多临古帖,不断临帖,多吸收古人的东西。
     临出师颂:线走的太快,要有点变化。转折缺乏动作,整体有点乱,笔画要交代清楚。

徐成上:     洪海写隶书找不到感觉,后来一直坚持写小楷一路坚持走下来。受到吴继宏的启发开始练习草书,看到你的作品想到两个字-----------精到!!你缺的东西就是对精到的追求,小楷在笔尖怎样发力,笔法上面还是有欠缺的。
      精到包括行草书、中楷………….,精是一方面的、到是到位的一方面。写洪厚甜可以尝试一下,多临摹古帖,好好的临帖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基础要打好!!
      写小楷工具同样要讲究,笔精、墨亮;磨墨的过程可以调节自己的书写的心情、状态,平静下来才能把小楷写的静气。如果猪一直在叫,那哪有心情写字??要解决起笔发力的问题。小楷讲究疏可走马,里面的空间要有疏朗的感觉,线条要做到圆融通透,很多方面你还没有做到!!
      草书写的很粗糙,不细腻,感觉是吃粗粮的,贯()气现在未进入阶段,先写精再写进去。写楷书要摆脱惯性,写的太斜会使整个字重心显得不稳,态势比较统一,要注意避免。

吕秀华:     临大观:写的太细,笔法要注意,王的草书与古草还是有区别的。《大观帖》写的没有敢按下去,两种笔法都有在用,但没有明确的分割。写的生硬,仅用笔尖上面一部分!!
      楷书写的生硬,虽然写了很长时间,魏晋的气息没哟抓住!雍容厚重的感觉没有写出来。钟繇的作品是很厉害的,《丙舍帖》………对于后世楷书的形成影响很大的。明代的王宠小楷写的蛮有气息的。你写的中锋有问题,厚度没有表现出来!!
      临八大山人兰亭:现在还是不要去写,八大山人还是很有难度的,出家人还是写的比较空灵的,他的有些字法还是有问题的,如:,如果参加展览还是要吃亏的。
      写洪厚甜的东西不建议,多临临二王父子、钟繇的古帖。楷书使用行草养出来的,行草的空灵、活泼可以用在楷书里面。你写《十三行》写的有点板,调锋未调好。小楷不会是一个单一写的好的书体,写一种书体不是为了写一种书体。
      临出师颂:未写出浪漫的感觉,它带有带有向今草过度的影子,字型像但是气息不足!

董水荣:     朱老师一直坚持写小楷不容易,也要写其他的书体,没有单一写小楷的书家。现在只有管峻老师在写楷书,当代专工小楷的人基本上也是没有的。
    用笔及对笔的驾驭能力不是很强,精到-----是建立在观察面上的,读帖这一块很重要,多余高手交流。一个字怎么转?怎么调锋?写《书谱》你没有找到发力点,还没有思考。我的小楷也写得不多,要提高个人表现的方面。
     进入创作可以参考洪厚甜,关键还是多向古人挖掘,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学习是一个过渡,学李老师的方法、观念也是一个过渡。

张志刚:     我今年65岁,从小喜欢书法,根据自己的喜欢练习,感觉写的很好了。后来因为展览看到李老师的作品很是震撼,我女儿学了2年后因家庭原因没有来学了,觉得蛮可惜的。后来自己来李老师班上学习书法,因为年纪大,学的进步不是很大。
     以前受误导认为书法学习指腕不用动,李老师让我腕动,现在腕灵活不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书坛高手,大家互相学习,我感觉退休后年轻人一块学习,十分幸运,争取把字写好。

徐昶:    金文创作:墨色太淡,用墨不自然,书写的节奏太快,字型不古,行距有点散。

吕秀华:     草书创作:张老师给我的印象蛮深的,当时年纪最大,不管写得怎样,对于书法的热情还是令人学习。张老师幸运晚年遇到了李老师。草书气势上是有的,笔法尚欠缺。古草一绞转笔法为主,今草为一塌直下的笔法。作品都是两种笔法互相存在一幅作品里面;怀素草书是简到无法再简,张旭草书是丰富的草书。张旭的草书适合当代的书写状态:一个是提到极致,一个是按到极致,都是大师。因为篆隶写的不多,任何一个书体里面都是有提按的;主笔与副毫的运用;字型还是未抓住即临帖的的功夫没有过关。能将一塌直下和绞转的笔法分的很开,书法就会写的很好。
    小草:有些字写的蛮好的,下面三点写的太一致了。
    小楷:写的蛮干净的,但是太生硬了。要写写魏晋的小楷,唐人里面也有高手:褚遂良、  颜真卿,明人里面:王宠、祝允明、傅山都可以学习一下。
    大篆:字型不对,整体基调以《散氏盘》为主。写的太快,裹锋还要锻炼。

顾宇驰:       张老师对于书法学习比较执着。草书转折的地方可以分两笔书写,裹锋还没有裹住。拉长线条里面要有。。。。。。咯噔。。。咯噔。。。的节奏感。运腕如同打太极拳一样的感觉,线条要写出面条的感觉。可能说的重了一点,小行书同样的问题,虽然是临李老师的,感觉不像。还是笔法问题,临的像了笔法也就对了。
      小楷:古人的东西少了,这个年纪写出来不容易了。
      金文:枯笔同样也要裹住,最好写在白宣上面,这样涨出的墨汁效果更好。用宿墨要注意蘸墨的先后顺序。要写的胆大心细,写的圆、厚、拙,枯线条同样要表现出来。

徐成上:      张老师是我们的老前辈,很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四个字送给张老师-------扬长补短。大篆的章法上面是个优点,要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小楷整体看上去很干净。
       怎样的补短??如:草书用笔、造型、换气、章法。。。。很多问题,第一眼的感觉乱!!怎样解决从小楷里面解决;真书要过过关,造型能力就强了;笔法可以练行草,小行草要写的精到!把三稿写好写精,你缺少精细严谨的东西!!

董水荣:       张老师草书的问题比较大,关键是对于草书的理解有问题。草书不是简单的问题,无论用笔、结体都还是自己的东西 。作品拿出来没有打动人的地方,字不具有精神。对张旭的《古诗四帖》没有理解。要严格的临习古帖,让别人评判自己的临习程度。
     小草有一段也很空灵,关键是基本功做的踏实,如果一直写自己的东西,再写三年还是一样的。要临古人的东西。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越嘉艺术网免责声明
帖子,如有侵权,烦请申请删帖,也可留言,随即删除。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9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嘉艺术网 ( 苏ICP备2022013055号-1 )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00号

GMT+8, 2024-6-17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