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气与日历 繁体中文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微信帐号登录

简单一步,快速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教育 书法 文学
查看: 196|回复: 0

2010年12月26号吴江书画院提高班大PK之罗平VS黄新英(文字)

[复制链接]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2140

主题

2470

回帖

2万

积分

VIP会员

积分
24268

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4-25 18:00:16|字数: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罗平:     想表现李老师说的笔墨之外的东西,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草书写的时候好像有点节奏的感觉,还要加强,技巧方面还要提高。除了一直写篆书外,现在也开始增加了楷书、草书的练习。请大家多多批评!!

徐昶:     临阴符经:起笔不精细,整体有颜真卿的风格,有些笔画用拎起来的感觉写。笔画要写的果断,要有翻转的动作。捺划写的不对,原帖由隶书的意趣,笔画粗细太单一。褚书变化很丰富的,其中行书的连带很多,临帖里面没有表现出来,竖写的不对。
     
临简牍:临的有些偏细,写这种字要注意节奏感。的捺按下去要拎起来。写的太快。左耳写的太圆,的弧度太单一。
   
临石门颂:其中潇散的东西没有写出来,笔画单一不丰富。

顾宇驰:     如果每天用两小时写书法,应该写的蛮好的了。
     
临石门颂:结构松了,细线条单薄,要加强浑厚的感觉,估计练的少,结构所以松散。
     
临简牍:追求细线条的匀称性,铺豪要铺下去,结构上面要与原帖比较一下。
     
临虢季子:线条写的自然、舒畅,里面粗细的变化还要加强,中宫要收紧。
     
临阴符经:还是按得地方没有按到位,结构还好,写的歪了。运笔方面要果断一点。
     
甲骨文创作:线条比较单一,要丰富一点,可以用锋的不同面去书写。落款不要落行书,暴露自己的缺点。可以尝试隶书等其他书体的落款。
     
金文创作:写的有点感觉,个别线条有点弱没有裹住,写的弱了,不协调。
     
甲骨联:落款写的不好,首联第一个字写的不是很好。
     
临书谱:初看临的不错,笔性还可以,细看结构上面的精准把握还要相当的练习。《书谱》还是要多练习的。该拆开的笔画就要拆开。
     
临三坟记:临的还可以,但还是要加强线条的韧性,结构到位,就可以写出自己的东西。

徐成上:     罗平平时状态是默默无闻的,与以前相比有一点进步。以前篆书写的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
   
我想说的是:作品的丰富性!!作品要给人耐看的东西,不过甲骨文要表现出丰富性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网上看到过甲骨文的相片,古人的章法、结构。。。。。。都是妙趣天成!我们要学习他们
的气韵、章法。甲骨文的作品写的方正了,少生动的东西,如:墨色的自然变化,墨色的变
化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草书也讲丰富性,草书的节奏有点掌握了。你是用同一笔调写同一篇字,手中原来的书
写模式没有打破。首先要学会放松,放松会产生很多的变化;古人云:笔软则奇怪生焉!
手要活,眼睛要看清楚帖。

     
楷书,褚楷怎样写的丰富??原帖是:小字有大气象!!你还是用同样的模式写同样的
字,根本没有丰富性,读帖与写字都要细致!!原帖笔力强劲,临其书起笔还是比较有难度
的,你表现的动作少就无法发力。
     
学习书法要选定风格,你可以选定温文尔雅的东西,发掘适合自己的的东西。适合的才
是最好的,寻找自己的特色!你就写俊秀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
   
何方晴:     罗平的线条还是蛮扎实的,与他的身材相似!!
     
临书谱:以前没有看到罗平在写草书,肯定在家偷偷的写了。感觉心不定,浮躁了,线条弱了。发力点还没有找到,找到发力点下笔会更有力度。
     
临三坟记:结构上面有问题。
     
大篆创:写的蛮好的,没有写的很糙也有润的东西,有点干了。
     
甲骨创:线条太扁了,有些还是太干了!
      
临阴符经:写好开始对于写草书还是有帮助的,过渡起来会好一点。
     
临石门:石门颂线条凝练,线条已经裹起来了,还蛮好的。

杨建荣:     临阴符经:感觉是用碑的味道写,书写性没有表现出来,还有里面的连贯性,存在很大的问题!心理面要有很轻松的感觉,平时看帖很重要!!
     
甲骨文创作:甲骨文与一般篆隶不一样,有隶书的感觉。建议看一下潘主兰甲骨文的感觉,体会刀笔的感觉,的感觉不好。
     
临虢季子白版:写的蛮好的,要带有自信的写下去,同样存在节奏的问题。
      
临简牍:突然间发力的感觉,重笔落下,走笔快,线条不弱,同时裹锋要裹住!!写的太正,左耳要叠在一起,下部要注意留白,原帖的字型还是很有意思的!!
      
临石门颂:写的不厚,;拎是拎起来了,入纸的感觉没有。如果高了篆刻再写篆书感觉肯定不一样了。还是要写的慢,沉下去写到纸头里面!!
     
甲骨对联:线条蛮好的,有时可以写快,果断!!
     
金文创作:写的太正,没有变化,墨色有变化,线条比较单一!我感觉可以用一些侧锋来写,可以稍微变一下。
      
临书谱:整体的章法很重要,看《书谱》每一行都不是一样的感觉,怎样把轻和重的关系表现出来??你看看《书谱》4-5页的东西,字的拉长、空间感。。。。。。,里面的写的很简。怎样把笔写的干净???怎样把字的空间压缩??缩缩紧紧蛮好的感觉!!
      
临三坟记:小篆的线条不错,怎样深入下去???感觉很重要,使空间的把握很精准!把自己理解的东西写出来,在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交流,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

金彪:     临石门颂:对于原帖型的深入分析不足,有些笔画不对。如:。写的太粗糙了,还要严谨一点。性情决定其审美的取向,放松的字对于罗平个人感觉还是不适合的,个人欣赏他的《三坟记》,感觉蛮好的。写小篆还是蛮累人的。
     
临阴符经:我一直强调楷书细节的锤炼,这个非常重要!
     
甲骨文创作:搭的太实了,好像电焊一样的感觉。总体偏紧,加上一些自己的东西,轻松与紧其中要有一个度的问题。

董水荣:     罗平跟随李老师学习书法多年,其中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来,很遗憾!!今天拿出的书体
的丰富性还是比较多的,草书、楷书都在写。篆书在历史上的名家几乎没有,沙老等老书法家以甲骨文出名,也是因为他们具有对甲骨文研究的深的情况下面的结果!!甲骨文入书法要加入很多的书法元素,如果要写甲骨文必须要对甲骨文有深入的研究,书写一种书体有没有必要或者说精力做这么一个庞大的学术研究???
        
罗平和周正元现在都在进行楷书和草书的学习,偏于一体有时也会局限罗平的发展,建议定一些书法报刊、杂志,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书法家来说有必要了解全国的书法发展情况。
   
感觉还是把书法当写字来写,没有当书法来写!!要把书法提高到艺术的角度,一直写
篆隶书,也是其书法章法变化不大的原因,思想上面可以偷懒。
      
结合罗平本人的性格,像小楷发展还是可以的,小楷和篆书要带着思考去学习!!感觉是对于书法学习的思考不够专心,对于书法不是很有责任!!书法名家都是这样,责任往书法方面倾斜。怎样把时间用在书法上面???要思考一下。。。。。


黄新英:      我到我们班上才开始学习书法的,刚好班上面再学习小篆,我就由《三坟记》开始学习书法,
     
现在感觉创作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我写的一副小篆的对联宣纸上面写的感觉不好看,就有写到了毛边纸上面。请大家批评指导!

徐成上:     黄老师来的时间不长,小篆写的时间也不长,写成这样不容易。黄老师细线条裹锋还是
写的蛮好的,铺豪写的不是很好,或许纸张也有关系?怎样写铺豪起笔的动作很重要,铺豪
里面也有提的动作,用怎样的提按度来书写要体会。
     
小篆写的墨色有点淡,小楷写得好要磨墨,写篆书怎样表现弧线的张力??要写的熟练
才会有变化,恰如草书写的熟练,再有变化,如罗平的草书。方法要掌握,书写要果断!!
如果要写的再好,还要花功夫下去!!
     
隶书感觉蛮好的,横并不一定是直的。有的往上拱,有的往下拱,把势态表现出来,感
觉会有新的感觉。

庄林荣:     篆书练习的时间不长还是练习的蛮好的,《峄山碑》线条一细以后就有点弱了,如同竹子的叶子不会是同一个方向。隶书比篆书差一点,隶书里面的比原帖里面要差一点,建议尝试一下用背临的方法练习一下看看。

任勇勤:     临峄山碑:方正性不够,线条的精神度不够,可能是墨太淡了。个别线条粗细悬殊。
      
临三坟记:比峄山碑写的好,线条比较给力。
      
临石门颂:写的厚度不够,要加一点苍茫的感觉。

钱老师:     黄老师进来的时候刚好赶上我们书法班教学系统更新,进来就开始练习小篆。用笔的基础还是打的蛮扎实的,但是《峄山碑》写的不精神。写石门颂写的不够大胆,写的比较温和,要选定一本帖写下去。自己有空要多读帖!!隶书方面留下了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朱小玲:     小篆对联的线条和结构都蛮好的,蘸墨蘸的太多了,篆书已经写的满匀称了。写小篆笔不能存墨太多,少一点墨才可以写的到位,不能加水。接的地方有点不好,如果篆书写的太小,就没有办法发力!!


许建刚:       篆书的对联写的最好,写粗了反而弱了,线条起笔反而不干净!
      
石鼓文:裹锋的问题要加强,锋有点散了,隶书的线条行笔时要裹住,末尾可以铺一点。

董水荣:     黄老师性格比较安静,线条这么短的时间内写成这样不容易了,达到李老师的基本要求了。
     
另外要注意材料与书写的关系很重要,要了解一下文房材料。先走一遍学习的过程,找找书写的感觉。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越嘉艺术网免责声明
帖子,如有侵权,烦请申请删帖,也可留言,随即删除。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9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嘉艺术网 ( 苏ICP备2022013055号-1 )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1400号

GMT+8, 2024-6-17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